今天是:

交流动态

交流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台湾】体验台湾不一样的教育模式

发布日期:2012-10-26    作者:李敏仪     来源: 华侨大学新闻网    点击:

编者按:我校与台湾高校的交流日渐热络。今年2月,我校又遴选出55名学子到海峡东岸的高校交流学习,分别分布大同大学、辅仁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义守大学和中原大学。华侨大学报、华大新闻网将陆续编发部分同学在台湾交流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为期四个月的台湾交流学习结束了,时间过得很快,还依稀记得当初申请来交流学习时做的各种准备工作:写申请书、体检、读书计划、个人自传、护照等等;记得2月16号那天我一个人拿着两袋行李来到台北松山机场,觉得台湾跟大陆没差多少,只是多了在路上狂奔的机车;记得6月28日在机场跟朋友们大哭道别,然后坐上飞往大陆的飞机。

  其实台湾跟我想像中的还是有点不一样,台湾人们的友善,台湾的海、夜市,出行依赖的交通工具——火车、我们学习的地方——图书馆和教室、宿舍的投币洗衣机,交谊厅,公用打印机和自修室……都给我们留下这一辈子难忘的美好回忆。

  因为是交换生,所以可以自由选课,什么课都可以选。但仔细看了选课手册,发现跟华大国贸专业这学期要上的课很少是相似的,心中感叹两岸教学计划的莫大差异。同时,在台湾学习期间,我体验到了两岸不同的教育方式。台湾的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方式基本上和大陆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属于灌输式教育,老师教,学生学。而大学,台湾就沿习了欧美的教育体制,基本上课堂上使用的教材都是英文的原版书,老师使用的课件也根据原版教材用英语制作,这对于我们一直习惯用译版教材的大陆学生当然有些不适。我曾问过一些台湾老师,为什么不用译版的教材教学呢?老师给我的回答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对于专业名词的翻译不同,而且通过音译之后的专业术语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直接用原版的教材,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台湾的课堂与大陆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比较轻松。第一天上课的早上,我就看到许多同学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吃早餐,整个教室弥漫着汉堡、乳酪、关东煮的香味,然而老师却说了让我惊讶不已的话:“同学们要好好吃早餐哦,不然下面的课就会低血糖,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咯。”而学生也可以在上课时自由出入教室,去接个电话,去厕所,去洗脸让自己精神一下之类。另一个让我体会深刻的方面,就是不一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的观念中,老师和学生是不一样的个体,学生必须尊重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也一定要庄重、沉稳,学生和老师之间除了学习就不会有其他的交集。但在台湾不同,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不只是学习,还会是生活上的一些琐事;课间老师会坐下来和学生讨论一下球赛,或者是偶尔邀几个学生在附近的餐厅喝杯饮料、吃个饭,这些都很平常,因为他们是“朋友”。这样亲近的师生关系不仅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学术上的研究。

  我留恋台湾这种近距离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