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与台湾高校的交流日渐热络。今年2月,我校又遴选出55名学子到海峡东岸的高校交流学习,分别分布大同大学、辅仁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义守大学和中原大学。华侨大学报、华大新闻网陆续编发了部分同学在台湾交流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从小就在新闻报道和介绍中对台湾有所了解,并且充满了向往之情。很幸运能成为去台湾交换的学生之一,辅仁大学给我留下的,台北给我留下的,台湾朋友和陌生人们给我留下的,台湾给我留下的,都令人难以忘怀。有时候想起来会觉得那短短的四个半月就好像做梦一般不真实,但仔细一回想,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场景却好似刻入了我的每一寸肌肤。在台湾的日子里大多时间都在台北,现在就让我重新整理那段时光,绘成我的一页台北。
这次我来台湾交流的学校是辅仁大学,一所来之前已经早有耳闻的名校。虽然辅大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教学设施到教师资源到公共设施到教学楼,每一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小辅大,多走几步可能就能绕学校一圈,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需要什么也都很方便。最喜欢辅大的图书馆,有各类中外书籍,也有往届的毕业生论文册供学生翻阅,还有电脑设施和单独的机房可以借给学生学习交流使用。而辅大的老师,上课都不拘泥于形式,有许多创新的有趣想法和更开阔的视野,学生也相当活泼,课堂气氛一直都十分热络。台湾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应用能力,所以平常的小组讨论与报告比较多,这也让我见识了台湾同学的“鬼点子”很多,有许多新鲜的想法,让我有种换了角度去思考的感觉,真是很不相同,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路上问路的时候,台湾人都会非常热情地告诉你,甚至会带你去你要去的地方,之前觉得很多因为人生地不熟而需要担心的问题都变成不是问题。宿舍楼楼下的宿管阿姨和修女平常在生活上对我们也格外照顾,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美食和小礼物,并帮我们联系了离开的车,以致我离开时泪在眼眶,相处短短四个半月却有着家人般的温暖。而认识的台湾同学也非常热情,带我们熟悉学校熟悉生活熟悉台北熟悉台湾,用最真诚的心对待我们。
从刚到台湾的不适应,到回来前希望时间可以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我想起我们在垦丁音乐节在风中瑟瑟发抖站到听完整场,想起我在诚品看书一夜未眠,想起在夜市为了吃一样东西排了好久好久的队,想起我们在大落地窗的图书馆找书的样子,想起每天早晨楼下的面包、每天放学在514巷里卖的新鲜水果,想起一起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上过的课遇见过的人,就觉得一切真的非常非常美好。在台北的这些天,拾获了很多,一点一滴我都会记在心里:如何学会独立,如何学会相处,如何学会更自觉地学习,如何学会珍惜。有人说,你要如何原谅时光遗失的过程,要如何才能容忍它发生。而这段记忆来说对我是难以磨灭的,不可替代的,永存心底的,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