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第三届《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及YES国际青年交流生项目14名学生已于2013年9月陆续顺利抵达美方大学,并在各自所在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通过《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已成功选送三届28名学生赴9所美方大学留学。目前,学生在美学习生活适应良好,现将项目学生赴美交流感言摘录如下:
第一届 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 张晨
通过两年的美利坚留学生涯,我发现我自己真的改变了不少,不但生活和学习上,包括性格和价值观都因为文化的差异和国家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总而言之,独立担当,坚强自信,尊重他人是来美这两年最大的收获。

第二届 特洛伊大学 杨曼娇
我叫杨曼娇,在美国学的是新闻专业,我已经在美国学习了一年左右了。在这一学期,我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我选了18个学分,所以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固定的作业要完成,而且大部分都是关于新闻的写作作业。在美国的生活过的很丰富多彩,我和同学基本上每周都会聚一聚,一起做顿饭,或者到外面的餐馆吃饭,让自己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和调节。(杨曼娇在奥兰多迪斯尼)
第三届 塞勒姆州立大学 林恒
我的感觉就是来美生活的话饮食方面不如国内丰富,但更卫生。学习的话每天看着英文课本,讲英语能感到英语明显的进步。老师上课明显更有激情,更能引起人的兴趣。平时课余时间很多,除去语言因素的话我觉得学习压力不如国内大。然后来这里体重第一次上130了,以前没大于120过!!!
(林恒与美国同学摘苹果后合影)
第三届 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 孙瑶
来美快两个月了,怎么说呢,真的过的很快。现在看看周围的一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是在地球的另一边。现在一切都进行得挺顺利,自己习惯得也蛮快的,当然,一个人是做不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一起来的16个人,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不管是遇到什么问题还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们都一起面对,一起解决。不管是其中的任何人碰到麻烦了,我们都一起帮忙解决,真的很感谢他们。也因为我们的团结,大家都没有因为离家而觉得孤独或者无助,每天大家下课一起吃饭的时候都很开心。另外,这边的老师,同学都非常的热心,让我觉得很温暖。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host family,他们非常关心我们,就像自己在美国的家人一样。加州的气候很好,每天都阳光灿烂的,我想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当然,语言是一大难关,不管是上课还是平常的交流,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到美国学习会更加辛苦,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我们现在正处在过度时期,每个人都在努力融入美国人的生活,都在努力尝试很美国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虽然未来我们还将面对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勇敢面对努力就一定可以克服的。总的来说,很喜欢现在的生活,也很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会继续努力的!
(孙瑶的host family的照片)
第三届 特洛伊大学 张盼盼(研究生)
来美利坚有两个月了吧,两个月时间感慨颇多:和同学一起找房子;和manager签合同,办理电话卡;第一次可以买好多东西在家做饭;忙忙碌碌的选课,第一次上专业课,将近两个小时的专业课;第一次给一群native做presentation;第一次有种看文章看得几天几夜没出门的赶脚;到后来考learner,到车场给dealer讲价钱,买车;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一直都是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的忙碌状态,后来慢慢的适应了这样的节奏。闲暇之余和朋友商量着去哪里大shopping.总之,是一种忙碌,但是却很充实的生活。年轻就应该折腾,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坚定的走下去!!!

第三届 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 张天奇
到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感觉加州的弗雷斯诺是个十分适合人们居住的城镇。这里夏季干燥少雨,我来的这段时间仅下过一场雨,还只持续了几分钟。这同时带来了很多益处,比如手洗的衣服放在衣柜里一晚上就能干,这里需要多说一些:平时洗衣服原则上要用洗衣机and烘干机,全程下来需要2刀多,常年累月手洗的话,不仅锻炼腕力臂力,还能节省不少开支,当然如果要节约时间,花一些钱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就要买个大大的衣筐,规划一下洗衣周期了;没有蚊虫(还在遭受夜蚊侵袭的同学们是不是心动了呢?有些怀念大天朝的蚊子了~~)等等。
饮食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不适应,不过这也才刚开始,然后我就稍作总结吧。校内的餐厅是自助式的,可以自制汉堡,沙拉薯条炸鸡,圣代无限“续杯?”,也有米饭,不过会感觉怪怪的,偶尔也能见到糖醋里脊、鱼香鸡丝等炒菜。这样的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嘛,很容易理解。用下Google Maps周围有不少中国餐厅,我去过几家店,确实能感觉到家的味道。
语言方面,由于我本身英语水平偏低,第一个学期是语言学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阅读技巧、写作能力也许并没有太大的长进,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敢说了,而且说英语的时候会觉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紧张成分,虽然现在我说的别人都听不懂吧。对我来说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在这种语言环境之下,永远都无法修得。(图为蒙特利半岛)
第三届 乔治梅森大学 邓松君
我当前在乔治梅森大学的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清晨,赶在美国室友洗澡前起床,吃过汉堡配咖啡后,背背单词。由于我来美前没过语言,现在在梅森的ELI上语言课。每天早上是大约两个小时的核心课,班上有八个沙特阿拉伯妹子,我们的课就注定是很没有效率的了,因为她们上课时很懒散,也老是为一些很没意义的问题跟老师争论很久。下午是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LASS或者是选修课。我觉得比较幸运的是我选修课选的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很有意思,老师会带我们去与各个餐厅的经理交流。
四点之后就没有课程任务了,学校里有各种活动,参加活动或者宅在宿舍图书馆,都是自己的选择。周末坐免费巴士去超市买上一周的用品,有时会坐地铁上首都逛逛,有时会有朋友邀请一起参加聚会。参加美国朋友的聚会时最有趣的事情。我参加过去美国朋友家的大别墅聚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到郊外度周末,美国人生日派对之类的活动。他们的活动总会让我觉得很新奇,比如夜晚上百人在山坡下打面粉大战,而这些疯狂尽兴的活动对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
老实说,想通过上ELI的课快速提高英语那只能是妄想,我都没力吐槽ELI的课了。来这里后我就很后悔出国前没有狠狠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过得也很顺利除了我的英语水平,它现在是我头痛的事情。踏上美国土地那刻开始,处处都得用英语,刻刻都会是挑战,英语不好会过得更艰难,最重要的是会浪费很多时间失去很多机会。
不过在ELI上课最大的好处是空闲时间很多,可以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参见各种活动,体验异国文化。我算是很积极参加活动的人,BBQ、Bible study、英语角、探访美国家庭等等。我国内的朋友都惊讶我的生活怎么这么丰富多彩。出国前听前辈说别对国外的生活抱有多大幻想,但我到这里后并没有失望过,我用我的积极来弥补英语上的不足,我并没有与中国人扎堆,而是主动地跟外国人交往,虽然跟外国人一起时经常会觉得自己是外人,有时会觉得很难融入很累。
生活在宁静富裕的小城Fairfax, 每天都能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和大片大片像长在屋顶的白云,空闲时能坐地铁到永远不会让你觉得闷的首都华盛顿。这里真心是个好地方。(邓松君(左一女)与美国和韩国朋友一起度周末)
YES国际青年交流生项目 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 陈梦娜
来欧克莱尔快两个月了,这儿环境很优美,人也很友好,课余生活很丰富,学校活动,朋友的派对,城市里的音乐会等,但是学业繁重,为一小时的课付出三小时课余时间是很经常的事。在这可以结交到很多各个国家来的学生,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不失为一个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