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
去岐阜大学可谓是蓄谋已久。我本来就喜欢看动漫加上又是学的机械,很想去机械强国日本去看看。正好看到了学校手册上有岐阜大学一栏,就想为什么不去呢?这样开始了学日语。
凭着点运气,总算过了二级。但是,被选上去日本真的是没想到过。
初来乍到
一下飞机,拉着一堆行李不知所措。硬着头皮拉一个老伯问路。没想到老伯那么热心,特地带着我去坐电车的地方,教我怎么买票。日本人民的友好让我感动。那种不安的感觉也不见了。
到了岐阜站,华大的校友Yuka和Danni还来接我。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包括怎么在日本生活等。办银行卡、办电话卡也都是他们带我去的。在国外,中国人就像亲人一样。我们交流生住的是国际交流会馆,简称会馆。管理员是个很和蔼的爷爷,很乐意和我们聊天。在这都是一人住一间,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怪寂寞的。不过慢慢地,认识了好多同楼的留学生。有泰国的,越南的,韩国的,澳大利亚的,德国的,等等。会馆会组织一些活动让我们认识。其实不用活动,一层有一间厨房,可以自己做饭,做饭的时候就能碰到好多人,虽然日文一般般,但都能聊好久。
渐渐适应
岐阜大学给我安排的很周详。我有一个担当老师。今尾教授。第一次见面因为邮箱的问题没能及时去,心想一定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不过见了今尾教授,他一点都没有不快的意思。这是个非常和蔼的老先生,问我生活适不适应,为什么要来日本,学习上有什么顾虑啊等等。选课他一个个给我解释,还提了些建议,亲自和任课老师打好招呼。此外还聊了将来的打算之类。教授还给我安排了一个tutor,是个大学院生,学习上的问题就问他了。后来真的很麻烦我的tutor。因为日本的书很贵,基本教科书都是向他借的。
学习上的麻烦主要是上课是全日语授课。以我二级的水平,听老师的讲课实在是很吃力。幸好老师几乎都写板书,我就把那些记下了。大多是汉语,可以理解到。其他有的片假名就用google查了。这样勉强能跟得上,还有不懂的就去问tutor,也有问同学。他们都很乐意解答的。有一个越南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大概同是留学生,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
班里有80个人,你也许会说怎么会比中国的还多。其实是整个机械的学科就这个班级。但是做实验的时候会分成8个人一组,每个星期每个组都被安排去做不同的实验,这样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老师对实验的过程要求也挺严格的,比如要反复测量直到精确到0.01mm为止。拧螺母的时候力道也要十分控制,不然就重装。他们不要求抄实验报告,不过数据都要通过excel处理。在国内很少用,觉得不会用还真丢脸。还好越南同学教了我,真的很感谢他。
部活
日本人把社团活动叫做部活,而且他们都会投入很大精力。上课的时候就经常见到有的同学背着很大个的乐器进来,像职业的歌手一样。
我参加了两个社团,“留学love”和登山部。本来只是去“留学love”吃吃午饭。每星期三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可以是自己做的或买的便当。时不时一起BBQ。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叫チョーマ的女孩,她介绍我去了登山的社团。我家那里没山,所以一直想爬爬山。但是他们的爬山相当的专业,还得买特殊的装备,因为每星期六会去背着很重的行李爬岐阜一座最有名的山:金华山。而且走的道也是最险的道,有时得手脚并用。和我原来轻松的设想差太远啦!不过,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登上顶峰的感觉妙不可言。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温柔的香织,绅士的直树,傻瓜样的大辅,可爱的綾野等等。
游走日本
岐阜在日本中部,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最有名的应该是世界遗产白川乡了吧。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成。不过去了古城高山,温泉乡下吕,还去郡上八幡参加彻夜的跳舞。当然,京都,大阪,神户等地也一一去了。暑假还去了北海道,东京和横滨。其实日本哪里都有很美的景色(当然大都市除外),而且交通很便利。只是为了省钱,在北海道的时候用青春18坐慢车走很花时间。有几天一天坐火车上了。有次在知床玩的时候搞错了乘车的方向,结果错过了当天最后一班车,因为北海道地广人稀,每日的车很少。没办法,只好改变计划坐夜行巴士去札幌。还有次是转车的时候坐错了车,到了个荒凉的完全不认识的地方。幸好遇上了一家很好的人,给我们指路,还帮忙查了换乘的车次。走的时候,那家的小女儿还一个劲地冲我们挥手,真是很感动。在日本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日本人民的友好和热心。
离别
半年的时间匆匆而过,走之前和一帮朋友们出去小聚了一下,聊了聊各自的打算。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到日本,回到岐阜,再在那里相聚呢。不过那段快乐的时光会成为一辈子的回忆,绝对。走的那天,登山部的朋友刚刚从一次4天的登山回来就特地来送我。管理员爷爷刚给我们拍照留念,还给了一盒点心让我带给家人。日本还有日本的友人,我一定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