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日本岐阜大学交换项目学生交流心得(二)
发布日期:2013-11-07 作者:外国语学院2009级日语专业黄曦霆 来源: 国际学院 点击: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华侨大学,以日本语・日本文化研修生的身份在日本岐阜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一年充实的学习生活,以及所见所闻让我受益终生。
岐阜市为岐阜县县府所在地,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人口密度来划分,都位于日本的中心。往来关东关西都极其便利,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刚走下车站,你就知道这是一座属于织田信长的城市。JR车站广场上前耸立的织田信长金像,金华山上雄伟的岐阜城,以及公车上织田信长的喷漆,无一不诉说着这座战国名城昔日的辉煌。市中心虽赶不上东京,大阪那样繁华,但整洁大方,给人一直很舒服的感觉。出了市中心,高楼大厦没了踪影,取而代之是各种鳞次栉比的日式古风民居,古朴典雅,有院落的家庭还会种上各种花草树木,别有一番情调。从外表你真的很难看出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岐阜大学坐落在市区北部的边缘,依山伴水。堂堂的县立大学却没有像样的校门,一座桥,一块刻有“岐阜大学”的石头,仅此而已,日本人低调的做事风格可见一斑。我们交换留学生被学校统一安排住在“国际交流会馆”。会馆虽小却五脏俱全,单人宿舍,夫妇室,家族室,多功能室,大厅,乒乓球室应有尽有。会馆是最受留学生欢迎的一种宿舍,价钱非常划算,并且生活用品也很齐全,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留学生。会馆管理员松冈以及留学生支援室的几位老师非常热情和蔼,他们会耐心指导刚入住的留学生办理各种手续与证件,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与帮助。承蒙他们的关照,会馆像家一样的温馨和舒适。住在会馆的另一个魅力就是你真的能很容易的结交到各个国家的朋友。在我这一期的成员中,汇聚了瑞典,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尼,越南,蒙古等近二十个国家的留学生。大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以日语或英语为媒介,很快就能打成一片。每到周末或者生日,会馆都会有potluck dinner,大家在品尝各国美食的同时,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与习俗。几乎可以这样说,每一天都是与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在学习方面,岐阜大学对留学生也是相当的照顾。语言无疑是外国留学生所要面对的第一道障碍。入学之前每个人都要参加日语摸底考试,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相应的日语课程,但并不需要交付学费。根据大家的需要,学校还会安排日本学生作为学习生活上的tutor,一对一地进行指导。我所在的项目课程以日本语和日本文化为中心进行授课。上半学期主要是日语的集中强化,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并会穿插一些介绍日本历史和社会的课程。上课内容与国内专业课相比,知识难点并不多,但非常注重学生立足于自身已掌握的水平,对语言进行实践运用。授课时并不拘泥于课本与材料,经常进行讨论与发表,不断锻炼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下半学期则是以文化体验以及论文为中心,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体验和参观见学,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完成一篇8000字以上的论文。论文指导老师会按照你的想法提供图书等各种资料,再通过每周的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担任指导老师的太田教授非常认真负责,论文的每一处细节她都会仔细揣摩,给出她的意见,加以修改。所以即便是初写论文的人也很快能进入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2门以上的公共课程。由于公共课程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学生,所以能够切实感受日本的教育氛围。日本的大学生大都比较羞涩,在课堂上不太喜欢主动回答问题,靠后的位置也往往最为抢手。
日本的校园文化独树一帜,校园祭和社团活动相当盛行,并已经成为日本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几乎每个日本大学生都会参加一两个,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上课。结合自身的兴趣和条件,我选择了留学生俱乐部,成员半数为留学生,半数为爱好国际交流的日本学生。部门活动说来简单,就是定期的午餐会和郊游。正是通过它,我结识了不少日本的年轻人。与他们交流,我了解到了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和生活方式。尽管日本的年轻人对中国的美食和历史很感兴趣,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中文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是比较少。所以常会发生一些诸如中国也有明信片么,香港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之类的闹剧。这也难怪,大部分的日本年轻人似乎对政治毫不感冒,比起这些,他们更愿意埋头于自己的小世界中享受生活。此外,即便日本年轻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很重,但比起在国外留学或定居,他们更愿意呆在本国享受世界第一的治安和便利。
一年的留学生活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民族对“和”的完美演绎。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日本非常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无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整洁干净,鲜有垃圾桶却极少能见到随意丢弃的垃圾。工地施工,车流不断,却丝毫不见烟尘。生活垃圾会被严格分类,以便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其次是人与人的和。日本人待人谦逊有礼,服务行业更是将这做到了极致,恭敬到令你难为情。日本的治安极好,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绝大部分的日本人对外国人热情友好,并热衷于跨文化交流。最后是古典与现代的和。作为世界第二发达国家,日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并没有抛弃传统,相反日本更乐意将后者作为自己国家的名片。因此在这里,既有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建筑设施,也有古风古韵的传统名胜。吴服,茶道,花道,华夏唐宋古风在此得以停留。可以说,200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看不见断层。